于登涉远航中践行“四力” 以守塔精神记录社会之光

最佳人物报道二等奖

采访手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从大海之上眺望岸边,陪伴他们的除了不曾改换的风景,只有无边无际的孤独;他们重复着辛苦而枯燥的工作,成了海上来往的千万艘船舶“最熟悉的陌生人”。是怎样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望光明?怀着敬意,2021年新春前夕,记者与海上守塔人邂逅,随他们登上了前往大沽灯塔的海巡船。

大沽灯塔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海上灯塔,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有人值守的海上灯塔。在地图上看起来,大沽灯塔与港口的距离只有短短一截,但到了海上才发现,这段航程额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往返就是三小时。走到甲板上观望,四周全是无边的海水,能看到的除了航标和浮冰,只有来往的船舶。

从旭日高挂到星辰满天,在茫茫大海上,记者紧跟海上守塔人的脚步,见证了他们平凡的一天,也从这份平凡中收获了闪光的精神宝藏。

于细微处纵观动人之章

在人物类新闻报道中,最动人的大多是一些能够反映人物性格与工作特点的细枝末节。这次采访期间,不少细节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文章更为生动鲜活、内容更加充实。

跟着天津港航标管理站海上班班长李红旗出海的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海上能见度很低。为了顶住冬日的海风,记者特意“全副武装”,翻出了最厚的装备,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陪同上塔的几位天津港航标管理站的老师说,出海的日子是他们盯了好几天的天气预报特意选出来的。虽然阴天拍照不太“出片”,但是海上风平浪静,乘船也更安全。

去程的时候,首先触动记者的是站里老师们谈起灯塔时的神态。虽然天气不佳,但在开往大沽灯塔的航路上,海巡船的船长从很远处就看到了它的身影。

“在哪儿呢?”我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您的视力也太好了!”

“哪有啊,”船长语气里带着点小小的骄傲,“不是我视力好,是大沽灯塔太亲切,我们对它太熟悉。”

稿件中写到天津港航标管理站站长田新用灯塔做微信头像的细节,也是这时发现的。本来是想留个联系方式、方便后续请教,没想到这一看,大沽灯塔在站长的微信页面上“出镜率”还真不低。

“我们对灯塔的感情非同一般啊!”田新说,“换着角度拍灯塔,可是我们不少人的爱好呢。”说这话的时候,站长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满是谈起自己最喜欢的事和人时候的神情。

另一处令记者印象深刻的细节,是一本厚厚的工作日志。

“14:00,打扫楼道卫生”“17:05,主灯及近海航标灯正常启动”“20:00,开启发电机”“21:00,雷达应答器工作正常”“22:00,关闭发电机”“2:00,主灯及近海航标灯正常”……走进守塔人狭小的休息空间,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桌面上这本翻开的日志。从凌晨再到夜深,记录一天未断,海上的“掌灯人”也彻夜未眠。每句记录虽短,但在海上读来却显得尤为动人,胜过千言万语。

留心细节是作好文章的第一步。这次采访中观察挖掘出的感人情节不仅为记者理解守塔人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使文章中所描绘的群体形象显得更为丰满。

在登涉中体悟守塔艰辛

报道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脚力”的支撑,只有记者走得到、沉下心,写出的稿件才能更加贴近实际、触发读者的共感。登塔过程虽然艰辛,但这番工夫花费得十分值得。

初次见面,大沽灯塔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有些自相矛盾——它既明艳,又阴暗而孤僻。

之所以明艳,是因为它矗立在蓝海之上,实在太过突出。高高的塔身、红白色条纹,无怪乎船员看到大沽灯塔会露出笑容、会感动落泪。在茫茫海上看到这样宏伟的标志物,确实有种“到家”的感觉。

然而,走进塔内,明艳的感觉不再,取而代之的只有阴暗和孤独。阳光在给守塔人提供照明这件事上略显吝啬,而守塔人为了节约有限的能源,能不打开照明也尽量不打开,导致塔里总是暗暗的。因为穿得厚实,在船上吹海风时记者并没感觉到特别寒冷,但在塔上待久了,凉气却开始从脚底往上钻,只觉得这里实在不是宜居之地。

为了节省空间,塔里的楼梯是螺旋状的,宽度只容一人通过。李红旗说,平时塔里只有两个人值守,楼梯很少有“人气”这么高的时候,这样的转圜空间,对守塔人来说已经很充裕了。

大沽灯塔11层高,灯笼坐落在灯塔顶层,爬塔颇需耗费些体力。11层的灯笼大概是整个塔上最明亮的地方,虽然面积不大,但视野开阔,四面都是玻璃。李红旗说,冬天的时候守着灯箱是最暖和的,自己很享受灯光带来的暖意;但是到了夏天,灯笼里的活干起来就没这么舒适了,11层就像个大蒸笼,待一会儿就是一身汗。

从灯笼往外看,灯塔侧面有一架舷梯直抵塔尖。李红旗解释说,这架舷梯可以四面移动,他们时不时要通过舷梯到灯塔外作业,把灯笼的外侧玻璃擦干净,或者登梯爬高,到塔顶升起鲜艳的国旗。“虽然我平时不恐高,但也不太敢往下看。”他说。

快要从11层下塔的时候,记者惊喜地得到了航标站的老师们送上的一枚宝贵“勋章”。很少有女性到访灯塔,老师们说,没记错的话,记者应该是登上大沽灯塔灯笼的第一位女同志。没想到,这次海上登塔的经历竟然解锁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第一次”。

结束采访的时候已是繁星满天,送记者一行人来塔上的海巡船还在塔边等待。值得一提的是,从船上登塔的时候虽没感觉到风险,晚间下塔回到船上却很有难度。涨潮后,海巡船的甲板比灯塔一层的平台已高出不少,船体还随着海浪不住摇晃。我们必须踩着灯塔外围的护栏栏杆,跃到船头的救生圈上,再踩着救生圈爬上船。船上的老师拉住我们往上拽,塔上的老师做保护,费了不少力,这才让我们平安返航。

当时专注登船,回程后细想却有点后怕。但再一转念,数十年间,这样上下塔的过程守塔人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心里不禁有点惭愧,又对他们多了些敬佩。

逐光“守塔”,坚定初心

一日接触下来,记者切实感受到朴实、勤奋又可爱是灯塔航标人身上共同的特征。除此之外,更动人的是他们都有执着的初心与热爱——是他们确保大沽灯塔的灯光每天亮起的责任心,更是他们守望来往船舶安全的使命感。为了这份执着,孤独不算什么,艰苦也不算什么,他们甘之如饴。

守塔人追寻光明、守望平安,而作为记者,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登涉行走中,用手中之笔记录与守望社会之光?于个人来说,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践行“四力”的采访,更使我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稿件采写不易,要依靠双脚丈量土地、用双眼探索世界,但记者又何其有幸,能够有机会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聆听精彩的生活故事,从笔端抒写时代的喜怒哀乐。这段采访经历既是年轻记者沉心积累经验、拓宽视野的宝贵窗口,也是在实践中成长的重要机遇。

时过境迁,信念不移。作为一名记者,工作特点与奉献方式虽与海上守塔人有异,“守望光明”的初心却应与守塔人相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记者也需在采访写作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全媒报道能力,但“灯具”虽在更新,“守灯”之志却未改,时刻记得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才能行稳致远。无论“追光”之路多长,都必须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勤奋工作、不断奉献,在锤炼“四力”的过程中记录人民的声音、追寻时代的光芒。

守塔人的工作很朴素,但深深启发和触动了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执着地探求光明,坚持做社会的“瞭望者”和“守塔人”,用坚实的步履、详尽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和细腻的笔墨点亮“灯塔”之光,为更多在人生航程中扬帆的旅人带去光亮、带去温暖。

这趟出海的旅程虽然时间短暂,却收获颇丰、令人难以忘怀,给了我宝贵的精神财富。返程路上身体有些疲惫,但记者心里已在暗暗期待再次相逢。

“下次一定再来。”我和田新站长约定。

“随时欢迎。”他笑着答应。

 

编 辑  梁益畅

责任编辑: 刘志兴
0100900900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22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