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小厕所 感受大民生

最佳推动社会建设报道一等奖

采访手记

2018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厕所革命”为代表的农村卫生条件改善工作是其中重要一环。2020年是农村改厕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各地下了大功夫,累计投入不菲,改建的厕所命运如何?2020年末,我们走访了辽宁沈阳两个县区、七个街道、20个村、近百户农民家,对农村厕改情况展开调研,走近小厕所,感受个中大民生。

北方广大农村,祖祖辈辈都用旱厕。政府上门改造厕所,群众一分钱不用花,这是大好事。但我们深入走访却发现,这样的好事办砸了。

2021年1月27日,针对采访内容,新华社调查类品牌栏目推出了题为《瞅瞅这“尬厕”,真气人、真愁人——沈阳部分农村厕改问题调查》的报道,对辽宁省沈阳市过去5年投入几亿元财政资金改造8万个农村厕所、而弃用超过一半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挖掘,稿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推动“厕所革命”相关问题整改。

作为此次报道的策划、参与者,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让群众的喜怒哀乐成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在践行“四力”的感同身受中提高发现力,是我们的最大体会。

鲜活细节的获得,源自脚力的锤炼

从具体手法和采制过程来说,《尬厕》是一次创新。调查性报道不仅需要把问题本身讲明白、弄透彻,还要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这对记者践行“四力”的水平和能力是很大考验。

网民对《尬厕》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分镜头感较强的见闻。“厕所对着灶台”“水桶边盖着毛巾当便池”的细节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这些细节完全来自多次没有目的地的采访。采访当日,我们让司机随机开,开到一个村就随便找农家进去问。

“大娘,你家厕所改得咋样,让我们看看行不行。”“大爷,你家厕所改了没?”“大哥,这家也没人住咋还装厕所了呢?”村民们善良健谈、民风淳朴,谈话中透露出对农村厕改的不满。我们走了十几个村的几十户农家,几乎每个农民都愿意和我们唠两句,抱怨几句农村厕改“劳民伤财”“不实用”。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记者的脚力,显然不仅意味着“能跑”“耐跑”,还要“会跑”“善跑”。凭着这种“见到村子就停”无目的的盲采形式,我们走进了沈阳两个县区、七个街道、二十个村、近百户农民家中。设计不合理、工程质量差、后续维护弱等不同现象,都积累了五六个素材。为后续成稿过程优中选优、用准最恰当的例子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要写出有感染力的作品,必须要让读者有代入感。要把笔者看在眼里、存在脑里的画面“再现”,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音、有色彩。让读者能产生“不在眼前,却又似在眼前”的共鸣,这也是我们在写稿过程中,反复思考、多次打磨的重点。

多观察一点、多思考一点

《尬厕》播发后,很多同行、朋友来询问,“厕所革命”其实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我们是怎么想到重新做,又如何能做出彩的呢?

事实上,我们在基层调研其他选题时,经常看到农户家院子里摆放着蓝顶白皮的小房子,我们也看到,这些新改造的厕所大多被当作仓库,或干脆废弃。

在午休时聊起这个话题,大家都很兴奋。“厕所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重要工作,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如果多次走访都能发现类似问题,则说明沈阳这项工作漏洞较多。我们敏锐地认识到,这个事情必须深入调研。

发现好题材只是好新闻的第一步,把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做成鲜活、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才是根本。

农村厕改怎么样,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决定用一个一个鲜活的事例说话,再辅之以数据支撑,厕改的落实情况跃然纸上。

在日常工作中,多留意一点、多观察一点、多思考一点,不断提高“发现”能力,好稿子水到渠成。而只有走出办公室、会议室,跳出文件和材料,到工厂、农村,多观察人民的生活、倾听人民的呼声,这“一点”才能真正获得生命力,实现有效延展。

最终,整篇报道直击受众关注焦点,角度新颖,体现了新华社舆论监督稿件一贯秉持的锐利风格,对实际工作产生正面推动作用。

新闻的主角永远是人民

人民群众是最朴实、最可爱的人。各行业领导和大师经常说,“要把一项工作做好,最好的办法就是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如何能把新闻真正写在大地上,写到老百姓的心坎里?通过《尬厕》稿件的采写,我们对这些有了很深的体会。

人民群众是最朴实、最可爱的人。作为在城市长大的人,面对厕所改造弃用这样的敏感话题,我们原以为敲开农家的门、打开农民的话匣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好了多吃闭门羹的心理准备。但当我们走进近一百户农民院子时,除了一位中年男人坚决拒绝了我们的对话请求,其他人家都敞开了心扉,一边带我们看室内、室外的厕所,一边讲述着他们或不满、或苦涩、或无奈的感受和对改善现状的期盼。这些鲜活的画面,是从会议室里、电话里、通稿材料里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

大格局和大方向不仅仅能从大事件中体现,也可以从脚踏实地为民办事中体现。我们也不禁感慨,如果“尬厕”的管理部门能听到这么多农民的用厕感受,走村入户调研,几万个厕所绝对不会一弃了之,惠民工程也不会沦为“伤心工程”。

这篇稿件被人民网、央广网、环球网等230余家媒体转载。新华社客户端当日阅读量达560万。相关话题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6名,话题阅读量近3亿。被新华社公众号转载后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我们坚信,网民每一次点击、评论的背后,都是他们对稿件字里行间所充斥的人民最朴素需求的一种共鸣和思考。我们希望,我们的稿子不仅能揭示现实,更能改变现实。

新华社老领导南振中说过,“发现力”是一名记者应终身锤炼的本领。如果说此稿得到了同行和群众的一定认可,那么在深入调研和鲜活见闻基础上的“发现力”是取得成功的两个关键点。

“用群众语言讲好故事”这是前辈们、领导们对我们青年记者的谆谆教导,通过《尬厕》稿件的历练,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把自己的精力和情感交给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同劳动、共甘苦,把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内化成自己的感受、思考。新闻工作者就一定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写下有意义的一笔。

 

编 辑  陈国权

 

责任编辑: 刘志兴
0100900900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226572